首页 >  资讯 >  详情

讯息:《西游记》改编热:时光在雕刻经典

2023-05-08 14:46:41来源:海报新闻

1982年开拍的《西游记》,在1986年首播,一经播出就创造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央视和各省卫视的寒暑假扛把子,总计3000多次的重播,霸屏30多年。作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西游记》不仅承包了他们的寒暑假,还装饰了他们的童年。


(相关资料图)

近日,四川凉山4名孩子低成本还原《西游记》师徒取经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这也让《西游记》改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火出天际的《西游记》IP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在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游记》无疑是被改编次数最多、改编样式最为多样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甚至还以此延伸出很多动漫、游戏等,其IP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席之地。

在美国,各大主流媒体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书评》《纽约书评》等发表了形式不同的介绍性文章,其中《纽约时报》从1930年到2015年间对西游故事的介绍,还有西游故事的各种艺术形式推介多达33篇,使得该故事在美国传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1978年,为了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由日本国际放映制作的电视剧《西游记》播出,在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也让日本成为第一个将《西游记》搬上电视荧屏的国家,随后,韩国、美国等也纷纷加入改编热潮。

在电影《美版西游记》《功夫之王》以及《荒原》中,编剧们利用了最新的科学发现“虫洞”理论,剧情中采用穿越的手法,给世人视觉上带来时空的大转移;他们用解构主义方式对故事进行解读诠释。

在泰国,《西游记》影片引进后多以诙谐幽默的配音出圈。当地电影院的配音员经常穿插泰语口语,谐趣横生,赢得广大泰国群众喜爱。因此泰国民间,也就逐渐有了多种《西游记》相关元素的衍生产品。如戏剧艺术、工艺品、口头艺术与壁画。在寺庙举办的庙会或在“百年市场”中能看到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物面具和金箍棒等工艺品。此外,泰国是东南亚在寺庙祭拜孙悟空的盛行之地,全泰国的孙悟空寺庙有五十余座。

在韩国,由《西游记》改编而来的汉字学习漫画《魔法千字文》自2003年11月第一卷问世以来,迅速在韩国儿童中间流行开来,漫画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然地学习汉字。

奇幻的魔法效果和冒险题材使《魔法千字文》大受小朋友们的欢迎

海外中文教育

推动跨文化交流

就在今年4月,话剧《西游记》被14名法国学生联合“搬进”巴黎高校校园,中文演绎引来观众满座。

演出视频被分享到国内社交平台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视频中,演员普通话说得不算流畅,动作神态很是用力,表演也并非专业,但是有人留言道:“没有技巧,全是感情,可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分享者六六(化名)正在法国留学,当晚他是观众席中的一员。他说:“话剧是在学校最大的一个演播厅进行的,200多个席位,平常活动只能坐一半的人,但那天坐满了观众,还有人站在后面的走道上。”

这场话剧排练背后的推助者是来自沈阳的郭晶晶。郭晶晶,2013年到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文。身为学校副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教学法,每天都在钻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快速学习、应用好中文。

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在学习中文时,门槛往往卡在“开口说”上,“他们会觉得中文语调发音难,不敢讲。”

2018年时,为解决这项难题,郭晶晶在学校组建话剧社,尝试通过“中文话剧演出”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开口说中文,每年一次汇演。

这场演出获得的关注量,大大超过了她的想象。到法国执教10年,郭晶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她看来,“跨文化传播”能够消磨不同社会背景下人和人的不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就像这次的话剧,能够被这么多人关注,是因为《西游记》在海外很有影响力。”据郭晶晶介绍,法国中学生教材中还有一篇章节,专门介绍《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

改编热的背后

时光在雕刻经典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奇幻瑰丽的幻境世界,也为《西游记》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一方面,魔幻题材本身对影视技术的适应性非常强,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奇思妙想能完整地以视觉形式予以呈现,给受众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另一方面,它的故事虽是非现实的,但师徒四人丰富多面的性格以及在取经中自身的历练和对人伦世态的体验,均与现实世界有相似之处,使得人们能在释放情绪的同时审视自己、认清现实。

《西游记》的改编热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西游记》主题音乐《云宫迅音》为例,歌曲开创了中国电子乐、民乐及管弦乐结合的先河,是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声。单是这一首作品的配器,就有二胡、琵琶、扬琴、鼓、梆子、唢呐、笙、箫。这部涵盖诸多民族乐器的作品,伴随着央视及各省台的3000多次重播,已让好几代中国人耳濡目染、朗朗上口。

此外,《西游记》还融合了佛、道、儒等哲学思想,内容庞杂,且故事中也涉及一些现实地域中的文化特色,既具备了中国本土色彩也充满了异域情调,价值观开放度和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大。

广泛的受众群体、深受欢迎的魔幻题材、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对异域文化的包容性等优势,让针对《西游记》的改编热经久不衰。其影响力正如鲁迅所言:“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在这一波高过一波的热潮背后,是时光在雕刻经典

(海报新闻编辑 沙斯媛 综合人民视频、扬子晚报、《当代电视》等)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